东莞阳光网-全国重点新闻网站 | 
立即打开

打造“百姓身边的法律工作室”!樟木头司法分局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2024年05月12日 11:06 0人参与  0条评论

近年来,樟木头司法分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建立东莞市首个“火车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樟木头镇首个商圈“塑胶市场公共法律工作室”。自2022年11月两个公共法律服务室挂牌成立以来至今,共接待群众咨询686人次,开展普法宣传24场次,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5宗,进一步架好与群众的“连心桥”,铺好送法、普法之路。

强化统筹,筑牢根基

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一环,关乎到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樟木头镇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公共法律工作室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法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司法分局长任副组长,其他参与单位为成员。

将公共法律工作室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樟木头司法分局承担直接责任,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评价考核,提升工作执行力和工作合力。在1个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建立N个商圈或者园区公共法律工作室,逐步形成“1+10+N”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模式,全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

精准选址,量身定制

为积极拓展延伸公共法律服务领域,领导小组通过下基层调研,经综合研讨,认为樟木头火车站位于镇中心区的枢纽地带,处于华富商城、名都商城、绿茵豪庭小区、豪翠花园、南城新区、锦多宝商业大厦、三星商业大厦等商圈、小区的地理中心,直线距离均在一公里内,法律服务需求量较大,且樟木头火车站为广深铁路重要站点,旅客人流量大,有利于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度。

为此,依托樟木头火车站,建设了“樟木头火车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同时认为樟木头镇塑胶产品仓储现货库存量达45万吨,年吞吐量超750万吨,关联交易额超1000亿元,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塑胶商贸重镇·樟木头”荣誉称号。塑胶原料市场内有商铺1200多个,市场注册登记户数约1800户,该商圈企业众多,经济贸易量大,商圈企业在规范经营管理、合法完善贸易形式、合法化解经济纠纷等方面法律服务需求量大。为此,建设了“塑胶市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合作共赢,服务前移

两个公共法律工作室分别由火车站和塑胶市场提供办公室,司法分局派镇10个社区法律顾问、辖区“法律明白人”进驻轮流值班,火车站警务室警长、塑胶市场管理处经理、塑胶商会领导等分别与派驻人员联合开展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法治宣传、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等,实现共治共享。

公共法律工作室的建成有效契合了商圈企业与劳动者及周边社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以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为优化商圈健康运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进一步前移。

诉源治理,前沿解纷

公共法律工作室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最前面,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行“司法援助+”身边化援助模式,落实援助接访制度,确保司法援助用到实处。依托律师现场接访,开展“送法”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讲、矛盾调处、司法援助、线索征集等司法服务,抓前端、治“未病”,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高标准、高精度普法。同时第一时间、第一线参与人民群众矛盾调解工作,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创造商圈“公共法律工作室”是樟木头司法分局畅通群众法律需求“最后一公里”,主动向社会基层治理领域延伸,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法律服务及诉源治理工作的举措。把“公共法律工作室”打造成司法分局与群众沟通的“前沿阵地”,让每位群众都能享受到及时、普惠、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服务更贴心”,被群众誉为“百姓身边的法律工作室”,不断提升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司法服务的能力,延伸司法职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莞+客户端    编辑:赵丽关键词:公共法律;塑胶;群众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