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全国重点新闻网站 | 
立即打开

万江|“三用”宗祠拓展普法新阵地,展现法治新作为

2024年01月24日 11:00 0人参与  0条评论

【活动概况】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高质量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关键词。开耕时节,本着快节奏、高效率、深挖掘的工作思路,万江司法分局围绕宗祠文化、法治文化、乡村振兴三个要素,活动、妙用、巧用宗祠这个特殊“载体”,把祠堂拓展为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文化传播的新阵地。通过开展诵读祖训家规、书写法治对联、开办普法趁墟等形式多样且带有浓郁万江特色的、易于被群众所认同、所接受,并产生共鸣的法治宣传活动,将乡村祠堂打造成普法宣传的“大课堂”、学习法律法规的“加油站”、传播法治文化的“好窗口”,让法治文化阵地向社区宗祠覆盖作出有益的探索,助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重点宣传内容】

(一)活用宗祠,打造社区法治实践基地

宗祠是承载了族人精神文化和对先祖的信仰,也是族人开展集体活动的重要空间。衍生的宗祠文化已远超作为一种建筑的物质文化的本体意义,所蕴涵的非物质文化意义更为深远。为加强对祠堂的保护与活化,从宗祠文化的家规祖训中,汲取以和为贵、明德慎罚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探索以法治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万江司法分局走进拔蛟窝社区的陈氏大宗祠,开展“宗祠诵祖训,法治融于心”法治实践活动,打造“祠堂式”社区法治实践基地。一是学法明理,诵以养德。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末,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家族之风清正德义。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忠孝节义的家族故事,向社区儿童重点讲解了陈氏祖训的“孝友睦姻,六行皆藏”“礼义廉耻,四维毕张”等崇德尊法内容,并带领诵读相关段落,让小朋友真切感受祖辈法律之光。同时,为筑牢新时代法治信仰,社区法律顾问董康律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宪法》条文与家规祖训所传达的爱国爱家的法治精神,并以有奖问答的形式,与现场的少年儿童进行互动,在学习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二是法治对联,书以言志。祠堂中堂上方正中悬挂陈济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于民国三十六年书写的“敬爱堂”木匾,两侧有柱联“敬祖敬宗处世不惟敬老,爱家爱国为官还要爱民”。为效仿先辈以对联咏志,适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分局现场还组织书写“法治对联”的活动,让法治理念伴随着喜庆氛围相互交融,营造浓厚的“法治年味”。通过书写“学法立行、知法明礼、法治同行、乡村振兴”等大字,让孩子们在一笔一划的勾描中,不断加深对“法治”的理解,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悄悄深植。

(二)妙用宗祠,万小川普法课堂流动开展

何氏大宗祠是万江大汾社区最大的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内存有多处“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状元归里”的雕刻,向世人展现书画名乡的浓厚氛围。在解放时期,宗祠曾作为学校使用,后受妇女解放运动影响,祠堂周边还出现了“娘仔间”女校,逐渐兴起男女平等、女性平等受教育的法治风尚。为焕发祠堂劝读劝学的气韵,万江司法分局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在何氏大祠堂开设万小川普法课堂,为社区的少年儿童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法治课”,重现宗祠的学堂旧时光。在古韵悠扬的课室里,工作人员围绕“什么是民法典”、“学习民法典的意义”、“民法典相伴一生”以及“民法典与生活”等内容,结合来自大汾的书画名家何为的先进事迹,并列举同学们身边发生的现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民法典的具体法律条款,向同学们阐述了被民法典守护的一生。课后,分局也仿照祠堂内为本族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立“功名牌”激励后辈的形式,为所有参与法治课堂的同学们颁发“普法小使者”的荣誉证书,进一步激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巧用宗祠,以普法绵延趁墟情怀

宗祠作为宗族精神以及文化的象征,对于乡村振兴当中的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互融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族溯高阳孝悌祖训,姓承掌庾耕读家风”,在万江谷涌社区,屹立着三座建于明代的祠堂--庾氏宗祠、耕读祖祠与耕乐祖祠,“孝”乃谷涌庾氏家族立家之本。为更好地传承优良家规祖训文化,充分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的引领作用,万江司法分局将庾氏宗祠作为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场所,以极具情怀的“趁墟”形式,联合街道综治办、总工会、生态环境分局等单位开展“用法治方式规范公民习惯养成”宣传活动,共同营造良好法治建设氛围。此次活动将祠堂转变为社区互动普法“墟市”,各承办单位派出工作人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等组建普法宣传方阵,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活动场地摆放《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等法治宣传展板供过往群众阅读,展板内容选取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法治观念,助力乡村振兴。此外,现场还设置垃圾分类小游戏、百“法”百中学法小游戏、法律知识竞答小游戏等,吸引过往大批群众参与学习。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00余份,受教育群众高达1000余人次。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突出实用导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立足“可用、有用、管用”,让群众在阵地中获得法治体验、增强法治认知、提升法治素养。万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记录在册的宗祠高达66座。万江司法分局以数量众多的宗祠为切入点,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法治元素表达,释放“在宗祠学法普法”的信号,增强法治文化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关注群众现实需求,增强阵地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法治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万江司法分局在宗祠中嵌入法治实践、普法课堂、法律咨询等法治功能,搭建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平台,把旧祠堂打造为新阵地,在阵地建设与民众需求的良性互动中激发法治文化的生命力。

三是发挥价值导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注重把法的价值通俗化、生动化和生活化,增强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发挥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万江司法分局深挖宗祠文化中所包含的遵守法纪法规、崇尚节俭、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等内容,并通过法治阵地建设予以固化,寓法治价值于庄严具体的宗祠载体中,使群众在传承家风家训的同时受到法治熏染,在心灵深处种下法治的种子。

来源:东莞市司法局    编辑:付勇辉关键词:万江;普法新阵地;宗祠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